设为首页|网站地图

 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财经 >

杭州人民不相信崩盘

  • 来源:品牌中国网
  • |
  • 2018-08-06 15:26
  • |
  • 次点击
  • |
  • |
  • T小字 T大字

杭州楼市走到了今天,市场开始微妙了起来。

在持续了长达1000天的连续高潮之后,没想到最后开发商先怂了。

7月7日,位于良渚的住宅地块流拍。市场一惊!

是这块地的位置不够好吗?

当然不是。这块地距离地铁良渚站仅有数百米,旁边万科保利融信各巨头齐齐聚集,隔壁邻居更是网红神盘融信澜天,摇号报名18000人。

而最后流拍的原因更是让人非常吃惊。竟然是无人交纳竞拍保证金。对于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来说,仅仅只够塞牙缝的区区4.257亿元的保证金,竟然无一家交纳。

开发商真的是穷的只剩底裤了。

紧接着是一周的7月16日,三块位于滨江、钱江新城等核心地块的宅地出拍,最终全部被低溢价拿下。

市场再次震惊!

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!

另一种声音接踵而至,杭州楼市就此要凉?

2

1998年,朱镕基政府开放了房地产行业。

一年后,朱去浙江调研。他叮嘱了浙江说了一句话,影响了此后杭州楼市三十年。

加快住房制度改革,启动消费需求增长。

杭州市政府迅速行动了起来:

  • 1、取消福利分房,全面实行货币化。
  • 2、按揭贷款的实施。
  • 3、允许房改房的上市交易。

政策环环相扣,如同一张大网照在了杭州的头上。

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房价迅猛上涨的城市。

2002年第四季度,杭州商品房均价为5861.6元每平,北京的是多少呢?4066.7元;上海则是4553.8元。

改革开放40年,中国的大城市排序,一直都是北上广深。但后来就变成了北上深广。再后来,又成了北上深杭。到底杭州能不能将广州挤掉,这并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其实你看,早在15年前,杭州就已经是最一线了。

中国最牛的政经杂志《财经》写了一篇关于杭州楼市的报道,标题叫做《杭州楼市虚火》。

在这篇文章里,财经的记者发出了终极之问:

2001年,杭州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0896元。年人均收入不过万元的杭州市民如何能够消受每套价格在数十万、甚至百万的“天价”房呢?

今天看来,你会哈哈一笑,觉得这个记者好搞笑好幼稚。

但是在那个时刻,人们对楼市的迷茫、恐慌,以及追逐,与今日你所看到的情形并无二致。

一位杭州的开发商在进行成本核算和预期利润计算后,决定将销售价格定在每平米3500元价格。但是在开盘前一天他去周边的售楼部转了一圈,当晚他将价格提升至了4500元。

第二天被一抢而空。

他一脸懵,在高兴之余,充满担忧。

他感觉自己定的价格太高了,害怕市场出现波动,会影响后期客户交款;又害怕在高价之下,后期入住时品质不到位,最终产生影响。

他说,他看不懂杭州楼市。

而此时,你肯定在想,那个时候的开发商也挺幼稚!

不是他看不懂,是所有人都看不懂。

早在15年前,从中国最牛的财经记者到深陷其中的开发商,大家对于楼市,都慌的一比。

荒诞之处就在于此,人们一边对楼市充满警惕、疑惑、恐慌;一面却在坎坷不安中,将杭州楼市一路跑出了黄金十年。